今天要说的这个胡同,曾在2020年被评选为十大“北京最美街巷”,它就是长巷头条。北起西打磨厂街,东南斜向至得丰东巷,明朝称长巷儿头条。这里原有古三里河,长巷一至五条,就位于这条河的旁边,河东岸为长巷儿头条,西岸是孝顺胡同。此后二,三,四,五条也沿着河而建,所以走势都是斜向,而并非横平竖直。
以前这条胡同全是低矮破旧的平房,大杂院私搭乱建严重。2016年8月开始,三里河绿化景观项目启动,修建三里河水系,遵照古三里河河道和周边院落平面走向,原汁原味还原自然水系。昔日外墙斑驳、杂物乱堆的长巷头条在经历接连两轮的升级后,胡同街区、四合院建筑与自然环境渗透融合,古色古香的石板路,凉亭、小河、绿植、游人等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,让它成为在隐于前门闹市的一片净土。这里不仅有岁月的痕迹,历史的气息,还有水穿街巷,庭院人家的古南城风情。这里不仅是前门三里河地区展示古都风貌的金名片,也成了广大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。
说起长巷头条,三里河、会馆、长春堂、名伶故居这四个不得不说。先说三里河,因为没有三里河,就没有长巷头条。三里河始建于明代,据史书记载:“城南三里河旧无河源,正统间修城壕,恐雨水多溢,乃穿正阳桥东南洼下地开壕口以泄之,始有三里河名。”这个“开壕口以泄之”的河叫减水河,它向南再向东,一直流入通惠河。而三里河是减水河的一小段。明嘉靖年以后,因河道严重淤积,经常断流,失去了原有的功能,三里河最终被废弃,大部分河道被夷为平地,附近居民便沿河故道建房,逐渐形成多条街巷,这就包括长巷头条以及长巷二条、三条、四条成扇面形的成因。如今的三里河河道复原,并以其为中心,打造三里河湿地公园, 重现明朝时小河流水门前过,两岸花红柳绿,草长莺飞的美景。
接着再说会馆,这片胡同从头条至五条,会馆也比较多。13号是“湖北会馆”旧址,该馆是咸丰二年(1852)由旅居江苏江都仙女庙镇的湖北木商所建。33号是“长春别墅”旧址,35号是安徽“新建会馆”旧址,53号是江西“丰城会馆”旧址,60号是安徽“泾县会馆”旧址,62号是福建“汀州会馆北馆”旧址。长巷二条43号有“汀州会馆北馆”,始建于明弘治年间,是北京独一无二的福建风格的民间建筑。分南北两馆,大小6个院落,50余间房,整体建筑风格独特,雕工精湛,淡施彩绘,色调素雅。胡同内还有银号3家:“元义银号”、“鼎利元银号”和“厚生银号”。
这条胡同里最有名的还是“长春堂”,开业于乾隆六十年(1795年),山东招远孙振兰所创,是北京商业中传奇最多的一家药店。孙振兰的绝活是“黄、白、紫、绿”四种颜色的“闻药”,芳香开窍、醒脑提神。长春堂传至第三代,孙振兴的孙子孙三明研制了“避瘟散”,从而将长春堂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。第四代交由孙氏内侄张子余经营,他也是道士,此人长袖善舞,从1926年他任经理开始,开启了长春堂的鼎盛时期,避瘟散一度取代了独霸市场的日货“仁丹”“宝丹”。张子余先后在鲜鱼口一带开设了长春堂印刷厂、长春寿棺材铺、庆丰饭馆、油盐店、亿兆百货商店,又在东晓市开有东升木厂,在地安门开设了仁和堂药铺,连同外地分号,总共有八个商店。张子余由此被北京商界称为“四大巨子”之一。第五代孙树发明了“万生油”和“薄荷锭”,并已经使用现代机器制作丸药,他一直经营至公私合营。
1942年9月19日鲜鱼口的一场大火使长春堂蒙受巨大损失。大火转瞬间烧毁周围150多间房,旁边整个华乐戏园连同富连成班的道具行头烧个精光。事后计算损失,长春堂赔偿华乐12万元、富连成10万元,自身损失80多万元。从1950年到1996年,长春堂的经营成绩在北京药业中一直名列前茅。1996年6月18日,长春堂在前门大街路东的原庆颐堂旧址建新楼重新开业,洪学智、焦若愚、崔月犁、段君毅等到场祝贺,给予长春堂极大鼓励。
最后来看这片街巷的名伶故居,长巷头条曾是著名京剧、河北梆子演员田际云的故居。田际云,河北保定人,京剧、河北梆子花旦表演艺术家,艺名“响九霄”,清朝“内廷供奉”的演员。20岁时,田际云组建“玉成班”,创“两下锅”演出形式,即皮黄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。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,田际云任“梨园工会”会首,致力于戏曲改革。1916年8月31日,田际云创办了北京第一个女伶科班“崇雅社”,培养了一批河北梆子女演员。
#秋日生活打卡季#